Loading... 与“信息茧房”“孤岛效应”“数字鸿沟”等相联系的,是“井蛙共振”。井蛙不可以语于海,夏虫不可以语于冰,曲士不可以语于道。“井蛙”,当然不是个好词。 互联网原本想让那些井底之蛙看看井外的世界,然而,井底之蛙却借助网络,找到了更多的同类。他们彼此打气鼓劲,相互支持肯定,观念和意识逐渐固化偏激,共同提高聒噪的声量,根本不愿意去了解井外的世界,反而让井口更加狭窄。这就是“井蛙共振”,它将噪声不断放大、扩散,使之具有越来越强的破坏性力量。 因此,一些极度反智、偏狭的论调,却能不断被炒作。动辄便要起诉某人、打倒某人、抹黑某人,在“共振”中,存在感和成就感不断膨胀,进而陷入恶性循环。个中还有某些伪装的“井蛙”煽风点火,企图借此收割流量。 潜移默化中,不少人由最初被动地接受推送、筛选,逐渐发展为有意识地过滤、屏蔽。因此,必须保持警醒,提高思辨能力,保留一条“破茧之路”。 (摘自《大公报》2024年4月12日) ![329a15f2ec24baea9934ed273df0c66.jpg](https://banwuyan.cc/usr/uploads/2024/06/3812327429.jpg) 最后修改:2024 年 06 月 20 日 © 来自互联网 赞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你有用,请随意赞赏